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式批准
成立之非牟利學術研究權威機構

學研院發佈影響學業成就因素研究 從多方面提建議促進學業成就

2

日前,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教育發展研究所舉行“澳門中學生師生關係、學習態度、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發佈會,院長兼政策研究主任高勝文、助理研究員張佩雯分享研究內容。研究旨在探討澳門中學生師生關係、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等三者的現況,暸解不同背景在這三者的差異情形,並探討這三者之間的關係,研究顯示,高年級與低社經地位學生在師生關係、學習態度和學業成就出現差的情況他們從學生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提建議,冀提升各方之關係,從而促進學生學業成就

高勝文表示,自澳門回歸以來,特區政府一直重視教育發展,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業成就,使人口素質不斷提高,特區競爭力日漸增強近年,澳門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使教育發展面臨現代化與社會轉型的挑戰,其中,澳門學生的學業成就、幸福感等話題更成為社會各界所關注的議題。對此,學研院教發所助理研究員張佩雯開展了相關研究,冀透過發佈會分享是次研究成果,為澳門教育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張佩雯表示,研究於2022年3月期間進行,通過問卷調查方式,澳門十多間中學收取305份有效問卷,通過數學模型的假設與驗證,藉此了解影響澳門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因素。調查發現,年齡在17歲以上、年級在高二、高三的學生他們學業成就較低。而不同社經地位的學生,他們之間的師生關係、學習態度和學業成就都會出現顯著差異。

張佩雯指出,社經地位越高的學生,他們在師生關係、學習態度和學業成就可能會出現越好的情況,反之,社經地位越低的學生,他們在師生關係、學習態度和學業成就可能會出現越差的情況。另外,數學模型考驗中發現,師生關係和學習態度均是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的重要因素。整體的師生關係和師生關係中的學習指導、生活關懷、親近信任和情感交流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也能透過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繼而影響學生學業成就。由此得知,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師生關係,其實對於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業成就都有很大的影響。

對此,他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家長應加強與持續關注子女的學業狀況,特別是年級子女,同時給予支持、鼓勵和支援等,這有助學生面對和解決困難;二、教師提升自身專業發展,主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並向學生分享良好的學習方法,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三、把低社經地位學生列入教青局和社工局的重點跟進個案,以適時提供適切支援。此外,他們也建議學生應及早規劃職業生涯,提升學業成就,為社會及國家作貢獻。

據悉,教育發展研究所為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下設之一級研究單位,長期積極參與教育相關研究工作未來,將繼續組織專家學者對非高等教育與高等教育的多個議題作深入研究,以進一步推動澳門各級教育的發展。

1664182413955553.jpg




分享到:
Copyright © 2022 . All rights reserved 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

訪客數量: